内容摘要:当代中国由于受到全球化、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大多数城市建筑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我们的建筑逐渐失去了民族特性,失去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精神依据。建筑民族化,是维持、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我国的建筑界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但并不成熟。以日本为主导的东方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但不能照搬。
关键词:中国当代 建筑 民族化
我国从近代开始到当代,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本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有被湮没的趋势,尤其在建筑方面受到的冲击更大,大量的重要建筑由外籍设计师完成,这严重削弱了国民对本土建筑文化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建筑设计也从满足实用需求过渡到对文化审美的追求,这种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走向。21世纪初,中国建筑艺术明显呈现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开始关注建筑与历史、文化、地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民族风格进行设计的创作思维也引起了现代建筑创作民族化的广泛讨论。
对当代各国建筑学科而言,“民族化”研究具有某种“内核研究”的意义。“民族化”是基于文化上的民族化,即所谓的传统性,以维持、发展本民族文化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最大限度地消融外来文化,从而在民族文化内核上赋予新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重生。2010年,我国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落成,使建筑界看到了中国建筑师表达东方建筑文化的意愿。(图1)无论它是否成功,目标却是明确的,即建筑艺术的民族化必然是我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建筑如何实现民族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符号嫁接
将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中的局部符号嫁接在当代建筑中,这在我国接触西方建筑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如南京中山陵建筑、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等。这类建筑需要表现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的社会需求,它们基本上并没有脱离传统建筑造型。到了当代,我国的新建筑利用传统符号嫁接表现建筑民族性的日益丰富,它们大多具有删繁就简、注重文脉的特点,如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图2),把中国传统园林与江浙传统民居符号运用其中,甚至将一些传统建筑符号进行变形或抽象化处理,创造出现代建筑的新形式,在传统意象思维包裹下的现代建筑,表达着地域与建筑的关系。在当代我国建筑领域,此类作品成为建筑走向民族化的大多数。
随机阅读
- [艺术理论] 浅谈道家思想对意象雕塑创
- [艺术理论] 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城市生
- [艺术理论] 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重
- [艺术理论] 艺术一直在分崩离析
- [艺术理论] 谈提高钢琴练习效率的有效
- [艺术理论] 论洛可可艺术风格
- [艺术理论] 招贴设计的创意思维探讨
- [艺术理论] 浅谈中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古
- [艺术理论] 浅谈舞蹈教学中多元智能的
- [艺术理论] 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艺术理论] 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含蓄美
- [艺术理论] 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
- [艺术理论] 浅谈计算机美术设计与传统
- [艺术理论]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知
- [艺术理论] 试析GUI设计中图标元素的
- [艺术理论] 浅析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
- [艺术理论] 技术与机械制造的抒情形式
- [艺术理论] 小说到电影的演变探讨
- [艺术理论] 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浅析
- [艺术理论] 促进“人生艺术化”
- [艺术理论] 现代标志的汉字设计传承
- [艺术理论] 论洛可可艺术风格
- [艺术理论] 关于艺术批评标准的当代思
- [艺术理论] 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城市生
- [艺术理论] 探微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
- [艺术理论] 浅谈做打响“中国设计”的